【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7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赫欽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4:1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赫欽斯

 

Hutchins,RobertMaynard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赫欽斯(1899~1977)為美國近代哲學家及教育家。

 

赫氏自耶魯大學畢業之後即擔任教職;

 

一九三○年代,赫氏以三十餘歲之英年,出任著名的芝加哥大學校長。

 

在他任內,赫氏以新湯瑪斯哲學(Neo-Thomism)思想為基礎,配合他的通才教育思想及非難實用主義的教育價值觀,加之處在當時美國進步主義風行各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的工具主義及實驗哲學思想受人崇拜的環境下,他著書立論並推行多項教育的改革,不啻是與杜威的教育思想有一爭長短的氣勢。

 

赫欽斯認為人的理性是需要教育實施加以陶冶的,因此他的教育觀點,還是遵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及湯瑪斯(St.Thomas)一脈相傳下來的心智發展的教育傳統。

 

赫欽斯以為自古以來,西方思想的主流,匯集成了人人必須了解的教育內容。

 

他在[美國之高等教育](thehigherLearninginAmerica,1936)裡,提出了通才教育的藍圖及百本名著的大學課程構想;

 

赫氏覺得知識若過早的分割或專門化,將使學生所獲致的知識成為零碎的片斷的知識,缺乏關聯性的整體認識。

 

西方學術思想界傳遞下來的永恆學識,即那些不因時代變遷而有所損害其價值的古典名著及現代經典,乃是真正的文化菁華所在。

 

赫欽斯的一句名言是「教育要教真理」;

 

真理是不變的,因此教育在教真理上亦是一成不變的。

 

故而他為大學擬定了從柏拉圖(Plato)的[共和國](Republic)以至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的相對論,組成了大學課程的內容,這就是著名的所謂「大學百本經典名著課程」。

 

赫欽斯以為教育是人的發展,而人的發展不能不借助於精粹文化的陶冶。

 

基於通才教育的信念,他極力反對教育實施上過分偏重職業與專業的教育,因為這樣的教育太過於狹隘地著重實用的價值,對真正的人性發展,並沒有太多的助益。

 

赫欽斯對教育淪為工業發展的一種工具,深感問題的嚴重性;

 

在工業化的社會裡,唯物主義凌駕其他思想之上,而人們的價值取向,亦走上了唯利是圖的窘境。

 

這對人性的傷害,是難以言喻的。

 

對於近代各國發展教育,多以國家的利益為其決策的依據,罔顧個人的福祉,甚至犧牲了個人的權益,赫欽斯曾提出嚴正的指摘。

 

赫欽斯的教育見解,實近乎西方傳統的博雅教育觀;

 

不過由於民主思想的激盪,因而他提出人人皆應接受博雅教育的呼籲。

 

赫欽斯可以說是美國過度工業化下,覺醒到美國教育將漸次失去人性化而思予以改正的一位人文教育思想家。

 

赫欽斯晚年的一本名著是於一九六八年發表的[學習社會](TheLearningSociety)。

 

在書中,他預期末來的社會將是人人需要從事終身學習的社會。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6 05:06 , Processed in 0.437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